主頁 > 新聞資訊 > 記者會

政府統計處公布香港住戶收入分布研究結果

發佈日期: 2017年6月9日

政府統計處於今日(六月九日)出版的《主題性報告:香港的住戶收入分布》內發表香港二零一六年住戶收入分布的研究結果。有關研究運用了二零一六年中期人口統計及相關行政資料進行分析。報告內亦載列過往兩輪根據二零一一年人口普查及二零零六年中期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同類研究的結果,以作比較。

政府統計處處長鄧偉江今日在記者會上說:「收入分布的研究是相當廣泛及複雜的課題,影響因素涵蓋社會、人口及經濟等方面的變化。具體來說,過去五年,人口加速老化及一、二人住戶數目增加令住戶收入差距擴大。另一方面,經濟及勞動市場的狀況和政府在稅務及以現金或實物形式提供的社會福利政策,對住戶收入分布亦帶來影響。統計處希望透過發表有關住戶收入分布的全面數據及研究結果,協助社會各界對相關課題作更深入的分析及討論,以便更清楚了解導致收入分布變化的各項因素。」

住戶收入及職業收入

住戶收入包括職業收入、現金社會福利,以及其他收入(例如股息及利息、租金、非住戶成員定期給予的款項等)。

在二零一六年,職業收入為住戶收入的主要來源,家庭住戶收入(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的85.8%是從職業收入而來的,這與二零一一年的情況大致相若。工作人口(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的每月主要職業收入中位數在二零一六年為15,500元,與二零一一年的12,000元相比大幅上升29.2%。經考慮價格變動後,實質升幅則為9.5%。

若以十等分組別作分析,二零一六年所有十等分組別的職業收入中位數與二零一一年相比均錄得高於通脹的增長,顯示各階層的職業收入均有實質改善。其中,第一個十等分組別(即職業收入最低的10%工作人口)的累計增長最為顯著,達46.6%,而第二個十等分組別的增長亦有29.6%,兩者均較整體中位數的29.2%增幅為高。相反,第九及第十個十等分組別的增長則分別為23.3%及23.6%,略低於整體中位數增幅。這與其間香港整體經濟穩健增長和勞工市場偏緊,較低技術工種的勞工需求殷切,再加上二零一一年五月落實的法定最低工資及其後水平上調,令基層工人的就業和收入情況均有明顯改善有關。

住戶收入中位數變動與個人職業收入的趨勢相似。在二零一一年至二零一六年間,按當時價格計算的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由20,200元增加23.3%至24,900元。經考慮價格變動後,實質升幅則為4.4%。

住戶收入分布除與職業收入分布息息相關外,亦受住戶成員組合(包括住戶人數及工作成員數目等)、現金社會福利以及其他收入的轉變所影響,所以按十等分組別劃分的住戶每月收入趨勢和個人職業收入趨勢略有不同。

首先,受人口加速老化影響,退休長者數目趨升,令非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註1)大幅增加。在二零一一年至二零一六年期間,非從事經濟活動的住戶佔所有住戶的比例由17.9%增加至19.0%,住戶數目增加了52 000戶,而其間非從事經濟活動的長者住戶(撇除外籍家庭傭工,所有成員均為六十五歲或以上的住戶)更增加57 000戶,反映非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升幅完全源自人口老化。由於非從事經濟活動的長者住戶大部分是退休人士,並沒有職業收入,其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數字為5,800元)自然較全香港所有家庭住戶中位數(24,900元)為低。

此外,住戶收入與住戶人數有着密切的關係。一般而言,一、二人住戶的工作人數較少,住戶收入一般較低,所以一、二人住戶日益增加亦會影響整體住戶收入水平的分布。隨着人口老化和獨身趨勢更為普遍,加上生育率偏低,一人住戶及二人住戶的比例(撇除外籍家庭傭工)由二零一一年分別為17.9%和26.0%上升至二零一六年的19.5%和27.4%,而整體住戶平均人數由二零一一年的2.8人,下降至二零一六年的2.7人。

另一方面,在二零一一年至二零一六年期間政府現金社會福利有所增加,包括於二零一三年為援助有經濟需要的長者而增設的長者生活津貼,有助紓緩人口加速老化對擴大住戶收入差距的影響。

綜合上述因素,所有十等分組別的住戶收入中位數在過去五年均錄得雙位數字的累計增長,由15.1%至23.7%不等。這與個人職業收入趨勢有所不同,後者在較低十等分組別呈現顯著較高增長。

堅尼系數(註2)

由於堅尼系數在各種分析收入差距程度的量數中較廣為人知和多為其他經濟體系採用,報告書中使用堅尼系數(包括所有家庭住戶及居港人口),詳細分析不同收入計算概念下收入差距的情況。

根據香港住戶收入分布的研究結果,二零一六年按原本每月住戶收入編製的堅尼系數為0.539。撇除人口老化導致非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增加的影響,只集中分析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註3),按原本每月住戶收入編製的堅尼系數為0.482。若扣除住戶人數變化的影響,按人口平均住戶每月收入編製的堅尼系數則為0.499。考慮稅務和以實物形式提供的社會福利(包括教育、房屋及醫療)的效應後,按除稅及福利轉移後住戶每月收入計算的堅尼系數為0.473;如同時扣除住戶人數變化的影響,按人口平均除稅及福利轉移後住戶收入編製的堅尼系數為0.420。

二零一六年按原本每月住戶收入編製的堅尼系數為0.539,較二零一一年的0.537上升0.002,反映其間在上述人口老化及一、二人住戶增加影響之下,令原本住戶收入差距有所擴大。雖然人口近年加速老化,但按原本住戶收入編製的堅尼系數上升幅度有所放緩(二零零六年至二零一一年上升0.004,二零一一年至二零一六年則上升0.002),反映基層工人的就業和收入情況改善和政府近年在現金社會福利的投放,有助紓緩人口加速老化對擴闊收入差距的影響。

人口老化導致非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增加,自然令香港整體住戶收入差距有所擴闊。若要撇除有關影響,可參考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的收入情況。二零一六年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按原本每月住戶收入編製)的堅尼系數為0.482,低於二零一一年的0.489。

此外,由於住戶收入差距趨勢亦會受其間住戶人數分布轉變所影響,按人口平均住戶每月收入編製的堅尼系數,可反映扣除住戶人數變化的影響。該系數由二零一一年的0.507下降至二零一六年的0.499。兩個數字均較按原本住戶收入計算的堅尼系數為低,反映扣除住戶人數變化後,收入差距明顯收窄。

單從住戶的現金收入分析未必能全面反映住戶實際的經濟狀況,政府在稅務方面的政策,及以實物形式提供的福利(包括教育、房屋及醫療),均對住戶收入重新分布有着整體性的影響。因此,按除稅及以實物形式提供福利轉移後住戶每月收入計算的堅尼系數更能量度香港收入差距的實際情況。二零一六年按除稅及福利轉移後住戶每月收入編製的堅尼系數為0.473,略低於二零一一年的0.475。

比較分別按除稅及福利轉移後住戶收入及按原本住戶收入計算的堅尼系數,能量度政府所推行的稅務及以實物形式提供的社會福利政策(包括教育、房屋及醫療)對減低香港收入差距的幅度及成效。堅尼系數在二零一六年相關的減幅為0.066(相對二零一一年的減幅為0.062)。這反映透過稅收以及提供實物形式社會福利,可將較高一端至較低一端的收入重新分布,有助使收入差距收窄。

若進一步扣除住戶人數變化的影響,有關人口平均除稅及福利轉移後的住戶收入堅尼系數則由二零一一年的0.431下降至二零一六年的0.420。

一般而言,國際城市的收入差距由於經濟結構的差異通常較個別國家為高。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在分析香港收入差距的情況時,較適合與其他國際城市比較,而不是個別國家。就國際城市而言,若以使用類似計算方法的堅尼系數作比較,香港按原本住戶收入編製的堅尼系數(0.539)與美國主要城市(二零一五年),如紐約(0.551)、華盛頓(0.535)、芝加哥(0.531)、洛杉磯(0.531)和三藩市(0.521)的堅尼系數相若。另一方面,新加坡則有公布來自工作的人均住戶收入的堅尼系數,這個數字宜與香港按從事經濟活動住戶的人口平均收入計算的堅尼系數比較。除稅及福利轉移後,新加坡與香港的堅尼系數大致相近,分別為0.402及0.401。

評論

政府發言人表示,過去五年香港整體經濟穩健增長和勞工市場偏緊,再加上法定最低工資的實施及其後水平上調,各階層的職業收入錄得全面的實質升幅之餘,基層工人的收入情況更見較明顯的改善。職業收入差距有所收窄,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按原本住戶收入計算的堅尼系數,因而由二零一一年的0.489下降0.007至二零一六年的0.482。

然而,近年香港人口加速老化,導致非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趨升,同時一、二人住戶數目日益增加。在這些因素影響下,全港住戶按原本住戶收入計算的堅尼系數在二零一六年為0.539,較二零一一年的0.537上升0.002。由於同期間從事經濟活動住戶的收入差距收窄及政府現金社會福利投放增加,部分抵銷了人口及住戶成員組合轉變的影響,有關的升幅已較過去放緩。

政府發言人同時指出,政府透過稅務及以實物形式提供的社會福利政策(包括教育、房屋及醫療)在住戶收入再分布上擔當日益重要的角色。二零一六年全港住戶按除稅及福利轉移後住戶收入計算的堅尼系數為0.473,較二零一一年的0.475下降0.002。這些措施合共使堅尼系數在二零一六年減少0.066,減幅比二零一一年(-0.062)及二零零六年(-0.058)為大,顯示政府的政策有助縮窄收入差距,而力度和成效隨時間有所增加。綜合扣除人口老化及住戶人數變化的影響後,從事經濟活動的住戶按人口平均除稅及福利轉移後住戶收入計算的堅尼系數較低,在二零一六年為0.401,亦顯著低於二零一一年的0.413。

政府發言人表示,政府一直十分關注收入差距情況及其趨勢,特別是低收入人士、有需要長者和其他弱勢社群的福祉。扶貧助弱正是現屆政府的施政重點,政府會繼續鼓勵及支援有工作能力的人士通過就業自力更生,並致力提供合理和可持續的社會福利政策。此外,政府會不懈地推動經濟均衡發展,以創造多元化的就業機會,並且會繼續投資於教育、培訓和再培訓,以提高在職人士的競爭力和向上流動性。政府亦會透過適當的稅務及社會福利政策,調撥社會及政府的資源,讓不同階層的市民亦能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

政府發言人補充,堅尼系數只反映住戶收入分布,即使已考慮稅務及福利轉移後的影響,仍未考慮住戶擁有的資產,所以未能全面反映某些「低收入、高資產」的住戶的實際經濟狀況或生活水平。若以之作為貧富懸殊的指標,須小心闡釋。

其他資料

附表一及二展示二零零六年、二零一一年及二零一六年的各項堅尼系數。附表三則比較香港與其他選定國際城市的堅尼系數。

用戶可以在政府統計處網站(www.censtatd.gov.hk/hkstat/sub/sp459_tc.jsp)及二零一六年中期人口統計主題網站(www.bycensus2016.gov.hk/tc/bc-articles.html)免費下載《主題性報告:香港的住戶收入分布》。

註1: 非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是指家庭住戶內所有成員(除外籍家庭傭工外)皆非從事經濟活動(例如料理家務者、退休人士及十五歲以下人士)。

註2: 堅尼系數的數值介乎0和1之間。一般來說,堅尼系數的數值越大反映差距程度越大。

註3: 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是指家庭住戶內(除外籍家庭傭工外)至少有一名其他成員從事經濟活動。

最後修訂日期: 2017年6月9日

back to top